由海爾主導的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由海爾主導的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冰箱保鮮國際標準近日在北京正式發布。至此,海爾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已達120項,是中國家電行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數量以及擁有國際標準專家數量最多的企業。這些被國際認可并被廣泛采用的標準直觀地傳遞著中國企業全球影響力的不斷進階。
標準是世界通用語言。作為較早出海接軌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海爾一直在國際標準上積極布局。2002年,海爾從用電安全角度出發,研發出電熱水器“防電墻”專利技術,提交了中國家電領域第一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提案。經過6年的反復斡旋爭取,“防電墻”技術正式寫入IEC國際標準,實現中國家電行業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隨著全球化布局持續深化,海爾的標準化也不斷提速。與產業版圖拓展到智慧住居、數字經濟、大健康等三大賽道同步,海爾制定的“國際標準”也更多地出現在這些產業領域。在智慧住居領域,海爾主導了技術通信、家庭多媒體網關、食聯網等國際標準的制定,為智慧家庭新場景提供了創新技術實現方案和技術規范。在數字經濟方面,海爾旗下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累計主導和參與權威國際組織國際標準12項,是首個在ISO、IEC、IEEE三大國際標準組織實現國際標準全覆蓋的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中國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實踐輸出成國際認可的模式標準。在大健康領域,海爾生物醫療專家被任命為IEC兩個工作組的唯一聯合召集人,正在推動全球醫用低溫存儲設備國際標準的制定。
不只是領域的延展、數量的增加,海爾制定的國際標準也成為推動全球產業變革、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就像最新發布的冰箱保鮮國際標準,與此前歐美國家主導的標準聚焦耗電、噪聲等產品性能參數不同,緊扣產業躍遷的邏輯,該標準首次將保鮮效果轉化成“硬指標”。它不僅為全球冰箱企業設定了保鮮技術規范,更帶動了行業技術開發和認證檢測模式的變革。
海爾的全球市場份額也隨之不斷提升。最新數據顯示,海爾集團2024年全球收入4016億元,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增長13%。同時,海爾已連續16年居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
|